2022年法治工作报告
(2023年3月17日四届一次教代会)
各位代表:
受学院委托,我向大会作法治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。
一、法治工作形势与任务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法治中国建设开启新征程。随着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,办学自主权进一步落实,内部治理法治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的要求更为凸显,广大师生对民主、法治、公平、正义的诉求日益增长,参与学校治理和保障自身权益的愿望更加强烈。这些新形势、新变化,都迫切要求学校把法治作为办学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,融入各方面,贯穿全过程。
2022年是推进“八五”普法的关键之年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教育部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》等文件要求,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头脑,组织学生“学宪法、讲宪法”,逐步落实总法律顾问制度。对标《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》,为构建法治校园、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、法治建设工作情况
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自觉规范办学行为,统筹推进依法治校,构建良好法治建设工作格局。
(一)完善顶层设计,健全组织机构
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依法治校、依法执教、依法育人,列入重要工作日程。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,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,对法治工作负总责。学院党委定期研究法治建设工作,研究、部署、协调、推动依法治校。党委领导班子带头尊崇宪法、敬畏法律、信仰法治,以法律为活动准则,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,全面推进依法治校。
一名校领导分管依法治校工作,党委(院长)办公室是依法治校综合管理部门,负责日常法治工作的推进。建立法治工作联络员制度,加强法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,构建起一支由校内工作人员、相关专家、外聘执业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队伍,聘请山东国曜(琴岛)济南律师事务所为常年法律顾问机构,为学院法治工作提供服务。
(二)构建制度体系,推进规范办学
修订《学院章程》。根据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任务、新要求,启动并完成了章程修订工作。经省教育厅核准后,印发了现行的《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章程》,在校园网首页向校内外公开。
规范制度体系。以规范统一、层次清晰、运行高效为目标,持续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,形成根本制度、基本制度、具体制度三个层级,除涉密文件外,均可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学院文件板块查询。建立规章制度定期清理完善机制,确保可行性、合理性和实效性,形成以章程为基础、体现办学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。现已完成对2022年制度文件的汇编工作。
健全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。围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、教师发展与职称评聘、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等学术事务进行决策、审议、评定和咨询。发挥专家学者的学术优势,对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进行规划建议,教育引导师生尊重科学、严谨治学、坚守诚信、保持学术道德操守。
(三)加强民主管理,完善治理体系
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。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持续完善领导体制和治理体系,严格执行党委会、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,落实“三重一大”集体决策制度,按照决策程序办事,做到重大改革、重要决策于法有据、有章可循。持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、民主化、法治化。
落实信息公开制度。深化党内民主,落实党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度。坚持“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”原则,依托学院官网、数字化校园、微信等平台,公布党务、政务须公开的内容,广泛接受群众监督,主动接受群众质询,扩大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的参与权、知情权和监督权。
严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。开展重点领域廉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,加大党风廉政宣传力度,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。
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。坚持依法治会,加强自身建设,充分发挥职能,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,审议通过学院工作报告等5个报告。加强与教职工代表的沟通,研究确定提案承办单位,妥善办理了59份提案。
(四)强化合同管理,提升内控水平
加强合同审核。凡是签订合同,均须法务审核,从源头把控各类合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。实行合同分类管理,进一步规范一站式服务大厅中的“合同章用印”审批流程,使所有的合同审核和用印流程做到电子留痕,实现合同管理电子化。
(五)维护师生权益,健全救济机制
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。建立权利义务明确的教职工聘用制度,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工资核定办法核定相应工资。建立教师职务职称评聘、继续教育、评奖评优、学术不端惩戒等校内规范性制度,对教师申诉或意见进行调处,做出申诉结论或调解意见。
完善学生校内权益救济制度。设立学生申诉处理机构,完善申诉规则,作出处分前,给予学生申辩机会。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,建立听证工作机制,涉及学生重大利益的相关处分,经申请,可以举行听证。建立大学生服务中心、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,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。
守牢法律底线。建立师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的预防、处置和风险分担机制。成立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专班和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《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度》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及处置流程》。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,按月进行安全检查,多措并举守住校园安全继续。
(六)推进法治教育,营造法治氛围
全方位开展普法学习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、民法典、职业教育法。各系部、部门在“三会一课”、工作例会时,安排专门时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、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,实现领导干部、教职工学法常态化。
巩固法治宣传阵地。用好课堂、学院官网、学生活动场所等宣传阵地,把法治教育引入课堂教学,融入学生日常培养过程。开设法治必修课,组织“宪法晨读”“宪法卫士”活动,联合驻地派出所举办法治教育宣传讲座,引导学生学习宪法,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。开设劳动大讲堂,邀请人社部职业培训专家崔秋立作《职业教育法》专题讲座,开设“教师法”“教育法”等法治教育专题,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更加系统化。
加强保密法治教育。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保密教育培训,组织师生观看保密警示教育片,宣传保密工作法律法规和网络、涉密载体的失泄密防范技术,增强教职工的保密观念、保密意识,促进保密工作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。
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。邀请专家开展主题讲座,分析国内外网络安全领域严峻形势,结合热点涉网案件,提出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相关措施,有效预防各类网络突发事件。
三、存在的问题
目前,我院法治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:
在工作推动机制方面,法治工作考核作为部门综合考核指标之一,缺少明确的标准和落实措施。
在法律风险防控方面,各部门对日常工作中的法律风险缺乏梳理、总结和明确的处理办法;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安全事故风险分担机制。
在师生法治教育方面,教职工的法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,对日常工作所涉各类合同缺乏维权意识。
四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(一)完善法治工作推动机制。确定法治工作的考核部门及部门考核的综合指标和办法,使法治工作考核有章可循,以考核推动法治工作开展。
(二)建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。增强各部门法律风险防控意识,梳理法律风险清单,明确处置办法,确保所涉法律关系清晰,权利义务明确。
(三)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。完善全体师生学法制度,提高法律意识。
2023年,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,破解学院在发展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法治问题,增强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法治观念、法治素养,提高运用法治思维、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,不断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